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剧团活动(03/3)

日期:3月3日(星期二)
时间:1850-2130
地点:LT13 (NS2-4-11)
剧目:赖声川《暗恋桃花源》

请注意:由于这次活动是播放剧场演出,所以地点有变。
又:由于演出时间将近两个半钟头,所以活动将准时开始,并延长至2130。

有兴趣的朋友都欢迎出席,一起观赏与讨论=)

张艾嘉

看了《华丽上班族:生活与生存》,大家或许对郑元畅都很熟悉,但张艾嘉却毕竟不属于我们的年代,我们自然对她不甚了解。

可是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士,站在舞台上,气质非凡。单是能够亲眼目睹她的风采,已值回票价。

你认识这位富传奇性的张艾嘉么?








2009年2月26日星期四

偉忠媽媽的眷村(上)

许多人看了《宝岛一村》,感动至今,同时也对台湾的“眷村”很感兴趣。
这里贴上《伟忠妈妈的眷村》上集让大家看看,了解一下台上台下的“眷村”。










2009年2月24日星期二

The Necessary Stage: Past Caring


(点击放大图片)



2月25日至3月7日/晚上8时,

周末赠演下午场3时/

必要剧场黑箱剧场,278 Marine Parade Road, #B1-02,马林百列民众俱乐部 /
27元/
SISTIC,询问电话:63485555

以宽容平反“外省原罪”

转载自联合早报

以宽容平反“外省原罪”


(2009-02-23)


● 宁应群

  戏剧大师赖声川与电视制作人王伟忠,两人联手创作舞台剧《宝岛一村》,在台湾演出后,日前跨海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华艺节上公演。这出舞台巨作,描述台湾特有的眷村生活,以诙谐动人的舞台语言,表达外省移民辛酸求生、挣扎奋斗的故事。

  《宝》剧在新加坡这个移民程度高的社会演出后,获得极大的共鸣,因为新台两地历史与时空环境或有不同,但人性许多共通的经验与价值相通。本地过去的甘榜生活,或如牛车水、后港等聚落,甚至马来西亚的新村,相信也有令人悲喜交集、感人肺腑的故事。

  报上来自不同背景的评论,对《宝岛一村》都给予高度评价,更从政治背景、戏剧发展和移民文化等角度,异彩纷呈地提出看法与意见。我身为台湾的外省人第二代,与移民新加坡的第一代,也从一些不同的面向探讨,与大家分享。


打造“平反原罪”的新视野


  赖声川与王伟忠的组合,本来就令人期待,《宝岛一村》大有看头并不令人意外,最让我感到冲击的,是它浓烈的政治讯息。

  两名创意人,都是所谓的“外省人”,却是不太一样的外省人。

  赖声川是外交官子弟,生活优渥,出生美国,长于台北都会,年轻时很雅痞士,在餐厅演唱,过后到美国名校读书、教学。他才华横溢,在戏剧艺术方面的成就,已进入大师级的殿堂。

  但是,他过去对台湾社会底层的“眷村”,并不了解。

  赖声川的创作,多少都有讽刺、探讨政治社会的现状,但他熟悉与描述的,多属中上阶层,对外省没落贵族的悲悯,他是白先勇创作《台北人》后的接棒者。

  相对赖声川的天才,王伟忠是鬼才。王自认从眷村中混太保长大,从社会基层获得的生活经验,让王伟忠在个性中充满反权威的特质。他善用喜剧冲撞禁忌,以绝妙的对话让人捧腹,宣泄小市民的烦闷焦躁。

  两个同世代却不同阶级背景的外省人,联手打造了一个“平反原罪”的新视野。《宝》剧是王伟忠口述的眷村生活经验,赖声川以精湛的舞台语言铺陈,演员多半是外省人,其中更有出身眷村的,他们演来深刻入戏,把一段外省底层血泪悲喜、爱恨情仇的历史,升华到史诗的层级。

  为什么他们会在此时碰撞出这样的火花?除了要为逐渐消失的眷村立碑作传外,相信台湾政治氛围的变化,也是王伟忠要找赖声川搞这出戏的原因。

  自1970年代开始,台湾在外交上急剧受挫,开始从内政上进行“革新保台”,放松言论管制,启用台湾本省精英。

  在文学艺术与戏剧电影的领域中,乡土文学派兴起,大量描述台湾本省草根人物的艰苦生活,有些更触及台湾军法统治的镇压与“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再而国民党军队对台湾本土反抗人士的肃清情节,都开始出现在这股潮流中。

  台湾各路反对势力兴起,与独派合流后成为“党外”,过后更组成“民进党”,在2000年赢得总统大选,政权转移。

  对民进党主政,台湾外省人最感切肤之痛的不是谁当总统,而是随之而来一浪接一浪的“外省原罪论”。

  民进党内极端独派的史观与逻辑是:占人口多数的台湾本省人,过去不断受外来政权统治与压迫,如今民进党掌权,就要永保本土政权。国民党与外省人,最终将与中国统一,出卖台湾人。因此,不能让在台湾的外省人掌权,他们的血液中始终有“卖台基因”。

  这种荒谬的“外省原罪论”,不断在台湾的各项选举中被提出,激情的选举语言与分化选民的策略,往往是选票的灵丹、撕裂社会的毒药。

  民进党掌政八年,外省人在原罪论的阴影下,被叫“外省猪”、“中国人滚回去”、“太平洋没有加盖,跳下去游回大陆”,这种苦闷受困的心情不难理解。

  政权再度更迭后,《宝岛一村》破世而出,为“外省原罪”平反的意味显得浓厚。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就在《宝》剧中被点名痛斥,因他曾说过:“不能再让外省人当台湾总统。”
移民的融合也是新加坡课题

  过去在台湾的外省人统治阶层,只是少数,对大多数从事“军公教”(军人、公务员与教师)的外省人而言,他们并没有获得特殊待遇,同样在清贫中挣扎度日,也受白色恐怖之害。还有不少为台湾战死的军人,遗下孤儿寡妇。《宝》剧的故事正是如此。

  10块钱买一副木板钉的棺材下葬,女儿沦落风尘陪美国大兵睡觉,儿子跳船到海外打工,军官遗孀当女佣,《宝》剧反映了当年眷村真实的生活。外省人当然要问,为什么我们有原罪?

  《宝》剧中贯穿全场的鹿奶奶,是象征所谓的“外省高层”,这个皮影戏偶般的神秘人物,可望而不可及,对眷村中的苦难变故,她总是无关痛痒、尿遁而去。

  王伟忠在台湾是位色彩鲜明的外省精英,但他自言本省朋友多,家人跟本省人相处很好,没有划分省籍与地域的观念。正因如此,他更不能容忍具有强烈排他性的“福佬沙文主义”。

  无论有意无意,《宝岛一村》为“外省原罪”大力平反。王伟忠满腔热情不平则鸣,成为艺术原创的动力,而赖声川冷静客观地谛听,以艺术手法淬炼,《宝》剧没有呐喊的教条,避免堕入外省悲情的轮回。更进一步,《宝》剧希望用宽容接纳的角度输送诚意!

  剧中人物“纪怪”,说得一口谁都听不懂的话,却一直在村中的“榕树论坛”中被容忍,保有一席之地;眷村女儿“二毛”嫁给民进党干部;主角老赵的儿子取名“台生”,老赵的幽灵更在最后一幕给儿子的家书中,表态要在台湾扎根,以此为家、安居乐业。

  台湾社会在八年“去中国化、反外省人”的梦魇中醒来,现在渴求修复族群裂缝,而《宝岛一村》正是以外省人观点,整理过去的历史,试图申明他们也是被迫害的底层人物。他们希望社会体认,缺乏任何一个族群观点的论述,都是不完整的历史。

  国民党军队在中国大陆时期并无眷村,是军队到台后为了避免扰民,特别画地自建的产物。这是历史的偶然,优劣究竟如何,未来历史自有公论,而移民却是不断在人类生活中发生的现象。

  新加坡目前有四分之一的外来工作或移民人口,和其他国家比较,这种社会结构十分突出。新加坡需要大量外来人士补足与壮大国力,已公认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手段,将新移民融入社会,让原居民接纳不同族群,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

  因此本地观众在感受《宝岛一村》带来悲喜交替的情绪之余,是否也要思考如何用平等尊重的心态,包容来自各地的新移民?而外来移民,是否也要学习在遇挫折困顿时,能将怨言变励志,再把他乡当故乡?


  作者是新明日报、联合晚报联合新闻部副主任

2009年2月16日星期一

剧团活动(17/02)

日期:2月17日(星期二)
时间:1900-2100
地点:Communication Skills Lab 8 (SS4-1-42)

请注意,地点有变,与上周活动地点不同。

有兴趣的朋友都欢迎出席,一起学习、玩乐=)

2009年2月9日星期一

剧团活动

茶霓思剧团明天开始将定期举行活动,每月2次(考试月份除外),详情如下:

日期:2月10日(星期二)
时间:1900-2100
地点:Communication Skills Lab 10 (SS4-B1-35)

接下来3月、4月的活动日期如下:
  • 2月17日(星期二)
  • 3月3日 (星期二)
  • 3月17日(星期二)

时间都是1900-2100,地点待定。具体详情日后再叙。

有兴趣的朋友都欢迎出席,一起学习、玩乐=)

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宝岛一村

转载自这里


Performance Workshop (Taiwan)
表演工作坊 (台湾)
This is an Esplanade Presents programme.


DATE 7 FEB 2009, SAT - 8 FEB 2009, SUN

TIME 2.30pm & 8pm

7 Feb 09, Sat, 8pm
8 Feb 09, Sun, 2.30pm & 8pm

(200mins, including 20min intermission. In Mandarin and Hokkien with English surtitles)

(时长约200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华语与闽南语演出,附英文字幕)

"眷村"对大多数人而言,也许是个陌生的名字。然而,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如永远的影坛美人林青霞、一代歌后邓丽君、凤凰卫视名主播吴小莉胡一虎等,却有着同眷村相连的渊源、都是台湾眷村文化孕育出来的眷村名人…… 因眷恋,走过的人生所以感人……以哭笑回看历史,以温情演绎人生;看台湾两位创意大师赖声川与王伟忠,如何携手打造一部撼动人心的年度大戏。

宝岛最独特的眷村历史,记录着台湾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此剧将以三个家庭、三代人的故事来贯穿,通过小人物的点点滴滴,刻划出大时代的波澜壮阔,述说着朴实动人的生命故事。剧场大师赖声川导演首次与台湾知名电视节目制作人王伟忠合作,共同进行编剧、导演,二人的名人魅力不容小觑。王伟忠本身是眷村子弟,加上赖声川是说故事高手,为此剧确立丰实的基础,透过笑泪交替和辛酸诙谐,重塑台湾珍贵的住民融合史。《宝岛一村》演员实力雄厚,本地观众熟悉的屈中恒、郎祖筠、万芳、黄仲崑、冯翊纲、宋少卿,以及新星胡婷婷,均有份参与。华艺节是此剧继台湾之后海外公演的第一站,不容错过!

2009年2月3日星期二

华艺节剧评


转载自联合早报



将本能赋予诗意
看“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



(2009-02-03)

● 谢燊杰



  生活是一种状态,其中潜在着的生存意识,则是本能的体现。但当我们用艺术来记载生活时,它便是一首诗。观赏华艺节重头戏,由香港鬼才导演林奕华执导的“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时,便有一种本能与诗意,生活与艺术相互对峙的张力感。

  由金马影后张艾嘉编剧、林奕华与王纪尧参与联合创作的剧本,讲述13个上班族在生活与生存之间纠结不清的复杂关系。从掌控游戏规则的高层职员到始末都是牺牲品的小职员,编剧成功地在看似平庸的办公室政治情境中体现了对角色的人性关怀。人物台词也在自然中尽显生活智慧,但又不流于说教。就如林奕华所言,此剧犹如苏联剧作家契诃夫名剧《樱桃园》的现代版,将本能赋予诗意,在日复一日的庸俗中感受着生活状态的可笑与可悲之处。


  
舞台的另类蒙太奇

  戏一开始,就听见一把声音如报幕般把戏名念出。随后,更时不时由演员在台上念出剧本里的舞台指示。其实,仔细一看,这出剧的剧本更像是一部电影——时空快速转换,甚至重叠。从上班族赶着上班的情景,电梯里的闲话,开会室内外情形,书店、壁球场、超市,以至刮着风的办公楼天台等,场景的节奏转换有着强烈的电影流动感。虽然这在电影与舞台艺术日渐互相影响的今天并不足为奇,但也间接促成了《生活与生存》在呈现手法上的成功。

  导演林奕华以充满舞蹈感的肢体编排,及在写实情感中掺入调皮的后现代美学,以乱中带序、颠覆常规来解决了场景情境的要求。比如壁球场的一场戏结束后,换场时两名穿着办公室笔挺西装的演员以文件夹重复着打壁球的姿势上场,接演下来的戏;又如两名男上班族在耳语讨论另一名女同事时,两人于舞台上距离甚远而女同事却是以近距离置身两人其中,这荒诞但不荒谬的处理,不但打破了视觉常规,也让人深感置身闲言闲语中的难受。

  如果说舞台与电影的不同点之一在于前者时空体现的无限可能,导演正是巧妙应用了此强处,把画面的流动感提升到另一层次,从而促成舞台的另类蒙太奇,造就写实生活与诗意艺术间的张力。《生活与生存》呈现方式的成功,也得归功于舞台设计。舞台设计陈友荣的布景把剧中各类场景结合于一体,构成一个具线条美学的建筑体。不动式的布景通过灯光与音效配合,展现出各类私密与公开的空间,导演与舞台设计构思上的配合可算是天衣无缝。



生活与生存的两难

  该剧故事并无具体提出任何特定文化或社会空间。然而,剧中出现的几个现时符号却又发人深省。剧中提及由我国前总理李光耀所写的《新加坡故事》,剧中总公司老板之女琪琪之后指出新加坡现任总理为李显龙。剧本并无明显地以国家政治比喻企业政治,然而故事发展到后面,琪琪自然地接任公司最高职位,其中前呼后应,耐人寻味。

  另一个现时符号出现在剧中金融海啸发生时。舞台上的晶液显示屏打出雷曼兄弟企业倒闭,突然间,我眼眶泛红,似乎可感受到现今社会无数因经济体崩溃而深受苦难的小市民的辛酸。这几个神来之笔无疑增添了观众对剧情的共鸣。剧中最欣赏一场题为“最后的晚餐”的戏。公司宴请众员工,气氛诡异,众人猜测公司为何如此慷慨,且又各怀鬼胎,不知谁将是权力斗争中的牺牲者。各角色在这公共场合中陷入超现实的对白与独白,台词间猜疑与真情交错流露,仿佛有圣经里最后晚餐中同时蕴藏背叛与博爱的意境,加深了剧中生活与生存之间的两难情结。



人才云集的制作

  此剧集合了众多实力派演员,也因众演员背景各异,表演风格不尽统一,能力也微现参差不齐,但整体上还算精彩。其中张艾嘉饰演的公司高层张威集职位的权威、手段,和身为女人的脆弱与无力感于一身,演来准确自然又不失幽默,尽显大将之风。饰演张威特别助理大为的王耀庆演技扎实,复杂情感拿捏恰当,演来丝丝入扣。

  其他主要角色也相当称职,谢盈萱饰演的苏菲周旋于爱情和理性之间,其内心挣扎丰富但略嫌缺乏发展。饰演职场新鲜人李想的年轻偶像剧人气帅哥郑元畅与饰演总公司老板之女的新生代电影演员杨淇深具潜力,然而角色的处理较单一,欠缺层次。

  《生活与生存》全剧长三小时,有些段落似可浓缩使其更紧凑。但有些地方又似乎该给予多点分量,如朱宏章所饰老板在揭露他向公司提出辞呈一段,本是此角色重点戏,可惜反响过轻,让角色失去了体现多层面的机会。又如有些重要角色如苏菲和大卫的出场草率,让人过了许久才弄清楚他们的关系。

  《生活与生存》作为跨区域制作,找来影、视、舞台界年轻与资深奇才参与演出,自然是明智之举,也似乎成为了现今表演事业中跨区域巡回演出的运作模式之一。此次在本地演出,也体现了其应有的票房效应。然而,能在取胜模式和艺术水准间取得平衡,在生存与生活间绽放光彩,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正如其宣传文案所言:“生存需要聪明,生活需要智慧。”《生活与生存》的成功,是聪明智慧的结晶。



(作者为本地剧场演员/导演/戏剧讲师)